邱泽
特别是在总量综合平衡、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社会公平分配上引发的问题,在我国不是市场经济本身能够解决的。
高等教育也需要两条腿走路,也需要竞争和合作。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结合的。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民论坛记者徐艳红采访整理) 进入 胡鞍钢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顶层设计 摸着石头过河 。一方面要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可实行股权多样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推进铁路、盐业、电力、电信、石油、民航、市政公共事业等国企改革,还要打破垄断。一种是认为现在是国进民退,世界银行刚公布的报告也建议中国政府要进一步让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包括主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等,从2000年以来,国企与民企都是高速成长的,但是国企的比重是下降的。在1984年他又重申摸着石头过河。
顶层设计是在一年前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的,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一条腿是国有企业,它是通过改革,包括公司制改革、股份多元化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这条腿才能伸长、结实,使得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成为中国产业(包括服务业)的国家队,与世界500强企业竞争,同时也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进入专题: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
所以说,中国在上述两种产业技术含义上都面临着艰巨的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持续进步,这类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会提高,单位产出价格也可能下降。五、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是完善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窘境: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和人们都认为做实业越来越难。也就是说,城市化必须以加速工业化为基础。
这是一付切中时弊、发人深省的清醒剂,可以澄清思想,端正方向,指引正确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工业领域遇到的很多矛盾与困难,大部分是因其他方面的改革滞后和不配套引起的,这反过来又成为深化工业改革开放的障碍。
但问题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一些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还有进一步发展工业的需要和空间吗?其实,现实国情告诉我们,中国工业发展还有迫切的需要和巨大的空间,亟待构筑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因此,具有真实意义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实体经济。这类服务活动的劳动生产率通常难以持续提高,其单位产出价格趋向上升。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第三产业的构成部分,金融业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合理限度内是具有真实增长意义的,其提供的服务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从长远看,中国必须适时实现从渐进式改革开放向全面配套改革开放的转变。而采用刺激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质是货币本位的腐蚀和财政纪律的松弛,放纵虚拟经济泛滥以应对实体产业乏力的窘境。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农业、工业等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货币金融体系长足发展,整个经济体日益金融化。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以及水电供应等,其中最主要部分是制造业。
现代农业实质上就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对科技的大规模运用。第三类是金融服务业,即以货币金融运作为对象的经济活动。
例如,通过银行和股市从民间汲取资金支持企业盲目扩张,一些企业依靠金融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等非主营投资来获利,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向虚拟经济领域,资产金融化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现象显现。在第一产业基础上,人类将自然物质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这类经济活动称为第二产业。
产业间巨大的比较利益差距使人才和资金的流动倾向于选择更具赢利性的虚拟经济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工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和服务业价格的上涨,也会使以现价计算的第三产业比重出现显著提高。因为,一方面,在更发达工业基础上,工业化服务业将加快增长。这是一些具有坚实实体经济基础的发达国家的重要成功经验。将高新技术注入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中,工业发展多年来实行血拼式的竞争方式,在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额的代价。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可以广泛运用科学与技术发明,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产出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出的价格下降。即使是在产业低端环节,只要产品做得更精致、更具有品牌声誉,也可以拥有强大竞争力。
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称为第三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绝不要以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就一定是高附加值的,而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就一定是低附加值的。十二五时期,中国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着力重构超越于各种特殊利益的公共决策机制,以避免改革方向发生不合理的利益偏向,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三、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依靠发达的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不容置疑。四、实体产业必须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全方位现代化十二五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作为其主体的工业,肩负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上述第一类服务业通常称为传统服务业,第二类和第三类服务业统称为现代服务业极度膨胀的金融系统因失去对实体经济的信心而崩溃坍塌,而拯救方式又不得不是饮鸩止渴式的金融宽松,至今难见尽头。
四、实体产业必须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全方位现代化十二五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作为其主体的工业,肩负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和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便出现在工业化时代。
即使是服务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和技术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持续进步,这类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会提高,单位产出价格也可能下降。上述第一类服务业通常称为传统服务业,第二类和第三类服务业统称为现代服务业。
在工业化时期,实体经济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即使是在产业低端环节,只要产品做得更精致、更具有品牌声誉,也可以拥有强大竞争力。例如,通过银行和股市从民间汲取资金支持企业盲目扩张,一些企业依靠金融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等非主营投资来获利,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向虚拟经济领域,资产金融化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现象显现。这是一些具有坚实实体经济基础的发达国家的重要成功经验。
三、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依靠发达的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不容置疑。中国在金融体制改革尚不充分和金融深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出现的金融依赖现象和苗头,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因此,产业和产业链的低级或高级不是绝对的,各类产业中都可以拥有精湛的技术、技能、工艺和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我国改革开放选择的路径相关。
广义的实体经济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直接服务业和工业化服务业。首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任务仍很繁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